11月17日,由GMCS委员会组织发起,广东省互联网行业协会主办,艾媒咨询集团承办的“2015全球移动互联网CEO峰会暨第六届中国手机应用开发者大会”于11月17日-18日在广州琶洲保利博览馆三楼5、6号馆盛大开幕。大会以“互联网+,颠覆还是被颠覆 ”为主题,共设1个主论坛和9个分论坛,互联网+转型、移动健康医疗、互联网金融、数字营销、大数据应用、智能硬件新品、90后创业、新三板创业投资等热门话题纷纷精彩上演。
在2015中国大数据应用高峰论坛上,艾媒咨询集团大数据分析中心总经理汪洪栋、奥飞数据总经理黄展鹏、Testin云测CEO王军、易联支付COO邓云、广联赛讯CEO赵展参加了主题为“大数据应用的未来”高峰对话,对大数据应用的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以下为高峰对话实录:
汪洪栋:我们发现现在微信群里面人数越多,群里面传达的信息很多都是垃圾信息。时间长了以后大家都不会怎么关注。这个跟吃饭饭局也是一样的,十人以上的饭局就不要参加了,没有什么干货的东西。我相信人越少越能有一点干货。今天主持人刚刚说要把最精彩的部分呈现出来,压力有一点大。因为我们三个干的东西不一样,要碰撞出什么东西,我觉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有三个事情。第一,刚才没有讲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好好讲一下。第二,因为我刚开始讲的时候,我的演讲当中提到了一些问题,提到的这些问题,对于我来说是无解的问题,因为我不是搞技术的。技术层面的有一些东西我不一定懂,对于我来说无解的东西,对于你们来说,你们有自己的解决办法。第三,因为这个主题,如果能把两位勾搭起来也是可以的。第一个问题,因为几位刚刚都是演讲嘉宾,自己的公司介绍了一下,自己做什么也介绍了一下。主要围绕大数据。第一个问题,你们自己从自身出发,自己有哪些积累的大数据?对于这些数据使用的情况,真正他们价值的发挥,到底你们自己觉得,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得怎么样?另外一个,这些数据主要应用于什么地方?你们企业的这些数据主要应用于什么地方呢?
黄展鹏:我从我们公司的角度回答这三个问题。第一,我们主要是做底层网络的服务,其实我们更注重是给各个移动互联网或者是早期固网的宽带提供更好的客户访问的效果。我们是被靠运营商做这些事情。我们有能力把运营商网络调教得更好,不同的网络覆盖群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从我们的角度,对于大数据把握的程度,最精确是运营商。我们团队里面有很多在运营商工作的经历,我们非常认同。运营商从个人身份识别到现在,运营商是有最深刻的景象。我们运营商网络架构上的服务提供商,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将移动互联网中的一些有效数据提取出来。摆在我们面前比较困难的一点,我们既是作为一个物业服务,安全服务以及网优的角色。这个层面我们定位很清晰。这里会涉及到政策上和法律上的问题,我们如果在客户未知的情况下提取这个数据,数据的托名以及数据的交易,因为现在贵州已经有一个大数据的交易中心,其实成交非常少,当中有一些主要问题就是个人隐私这一块怎么做,从我们的角度,我们在全国的互联网节点以及海外我们部署非常多,我们流量的分析,客户的来源应用这一块,我们提取到相应的资源。但是这种变现能力或者是变成市场行为。对于我们定位角色是存在很大的织轴。所以我们现在是不是能搜集到或者是挖掘出来?但是我们不能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分析。
汪洪栋:你们的数据主要是以内部使用为主?
黄展鹏:对。
赵展:其实我刚刚发言说得比较详细,我们公司是靠数据生存的公司,我们做车联网,车联网我们又处在数据运营,数据变现以及客户运营的角度来做事情。一方面我们掌握了数据运营的入口。另外一方面又结合服务给我们的车主。我们发现,现在的传统汽车产业对于汽车的可求度非常高,把我们的数据结合传统产业升级,给我们经销商和保险公司,给到二手车商以及金融公司,让他们通过数据把他们传统产业个性化,针对性,让用户更加容易接受。我们现在对于数据的应用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我们自有内容的个性化服务,已经开始开放了给我们更多合作伙伴,让他们给我们用户提供比较有价值的服务,这个是非常关键的。
王军:有很多传统媒体和广义上所说的大数据,对于今天到场的各位来说,忽悠的成分更多。所谓大数据从人类有语言沟通以来,就一直存在,只不过过去数据获取的成本非常高。使用分析的方法成本非常高,而且风险很大。获取情报就是数据分析,从人员排兵布阵也是一样是大数据。大数据是一个今天到场的各位以及我们这一代人有机会能够进入到上升通道,不需要靠流血、变迁能够上升的一个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前一波人已经把位子占了,房地产不能做了,还有什么通道我们可以上升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大数据。其实大数据就是我理解能够使你发现机会。获取情报,使你能够把你所做的事情和产品进入到上升通道。我其实在看,从这些服务的历史来看,很多很差的APP,一点一点乌鸦变凤凰,这个过程里面差别非常大。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你对于APP本身的变化,有没有符合潮流的变化。今天来看,在手机屏幕上,单纯的创业机会有没有?有,很少。我做社交,这种可能性少。但是你到车,到其他的AR、VR或者是其他的领域,机会大不大?同时你的APP可以和传统产业结合起来,使你的APP,比方说马云讲了很多的大数据,目的就是商业变迁,开发者要通过你创业过程中获取的数据积展起来,千万不要谁说谁的数据全,运营商只有运营商自己的数据,Testin自己Testin的数据,所以不要惧怕大数据拥有者垄断的地位,他和你其实在一个起跑线,你们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个是大数据对于创业者、开发者一个崭新的机会,使你可以进入到上升的通道。我觉得这就是非常好的变迁。
汪洪栋:现在讲到大数据,忽悠会稍微多一点。第二数据的获取程度比以前更加便捷了。最明显的就是物联网,原来我们生产数据,我们可能用户自己主动生成,你现在被动生成一些数据,这些数据的意义可能会比较大一点。另外一个,王总刚刚讲的,他们自己的数据暂时无法外部变现,他们基本上已经变现了。你这边变现怎么考虑的呢?
王军:Testin我们把最贵的服务,就是数据服务我们免费了。我们不打算变现,原因很简单。你一旦要变现数据,就会有不公平的交易,给你钱的人能看到,不给钱的人看不到。甚至有很多人就会说你的数据给我垄断,这个对于行业不平。我们把数据服务免费了,只要有更多人使用,就像空气一样,生命诞生要呼吸空气,空气才变得人人需要,所以不可或缺。Testin的服务,免费是有它的社会价值的。
汪洪栋:刚才说的变现这个问题,我觉得是这样的,已经变现的就没得说了,这非常直接。我们现在谈变现的时候,还有一个因为我们刚刚讲的时候,今天的数据,对于你来说可能没有办法变现,对于其他的,因为变现这个东西有一个外部性,对于我们来说这个数据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但是对于有一些人来说有一些保障。你们两位没有变现的,在这个方面,数据的外部性,你们的数据可能到了其他行业或者其他上面,因为政策的原因暂时没有办法实现。那有没有一些可能对哪些行业来讲,会比较适合或者是有极大变现价值的机会呢?黄总。
黄展鹏:这一块其实是这样的,其实按照我们公司现在在全国的服务能力,现在有不少的游戏公司和O2O的平台,有很多都是使用我们的服务。如果相类似的行业来说,相同的APP客户的入口和应用,我们访问的属性这一块是相当类似的。这些从客户端是一个入口,服务端也是一个入口和出口,这个层面我们可以掌握到一些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我们不会直接作为用户数据进行变现。但是我们会动一些相同类型初创的公司会建议他网络怎么部署更加好一点。这个只是建议优化的层面。但是将直接的用户数据变现,我们现在不敢做大这一块。因为现在数据分析的能力,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是把这个数据全部解剖出来,然后建模给客户直接使用,这个有政策上的问题。
汪洪栋:我觉得不能直接变现,但是间接变现,把积累的东西我们经过再加工,提供出来对于整个行业或者是对于其他行业提供咨询服务,这个东西其实也是变相的变现手段。艾媒咨询集团其实也是一样,我们做移动互联网的监测,我们有很多数据都是免费出来做公开的分享。性质差不多。赵总呢?
赵展:其实我们比较幸运,做了汽车这个产品,正好汽车产业有它门槛的同时,整个行业需要这个大数据。现在有很多公司找到我们,逼着我们在数据上进一步输出更好。有一些数据我们分为两种,一种数据对个人有价值。还有一些对于B端,一些对于2C有价值,我们引入比较积极和比较快。B2有价值,我们目前比较谨慎,因为这个涉及到客户隐私问题等等各方面。二手车这个东西,当车主不愿意卖二手车的时候,把他的整个信息公开的时候,其实这个东西就像放在这里也不会去公开。除非我们帮卖,帮卖二手车的时候车主是否愿意卖二手车。因为这些年涉及到大数据的个人隐私,我们在这一块投入还是比较大的。
王军:我们现在拿到的数据,我们刚才讲了再补充一点点。比方说我清楚知道某一个APP的数据,我知道这个数据,我不能说,甚至我要保护好这个数据链我都看不到。在企业数据变现在内,合规的企业都有一个准则就是要清洗之后脱敏,你不能说你的身高跟姚明一样。你不能说你的身高2米,因为你比姚明差很多,我可以和你说你跟姚明的身高差180倍,但是你不能说你2米。我们只能说在整个里面有这样的情况,这个是我们2B企业特别慎重要处理的就是脱敏。
汪洪栋:我们自己接触的时候也是这样,这个问题相对来说会少一点。这个说到一个问题,数据安全隐私的问题。是这样的,我们不排除这个市场上有乱七八糟创业者可能会为了利益,可能因为某一种其他的原因,可能会做这些事情。所以这个东西一方面还是要靠法律,一定要管得够严。还有整个行业的自律,对于数据方面的东西,一旦出现这些的话,曝光也好,黑名单也好。
王军:这里有一个难题。我们几位都存在一个难题,一个赚钱的东西,就像狼遇到食物,我必须吃,一个人长胖不是他长胖,是他看到食物的诱惑。对于我们来说也纠结,这个产品我要是赚钱,我就一定想赚钱,但是一旦赚了钱,我就想赚更多钱,这是企业的本质。所以我其实觉得,为什么我在想,想吐槽,明明一个东西,我们说行业自律,行业能自律吗?不可能。行业不可能自律。互联网金融我看到的风险跟团购是一样的,就是钱流动太快,没有任何监管。法律监管滞后,一定有一个大的坑在前面。这个坑什么时候到来我不知道,但是我建议开发者,哥们,你要小心。因为你做的事情必须做到死,中间不允许任何不做。任何项目都可以创业失败,互联网金融不能失败,你一旦失败了欠下了很多债务,这个是担心的问题。赚不赚钱,不赚钱你企业怎么生存,如果收钱就变成只为一部分富人服务,这个就存在矛盾了。
汪洪栋:这个问题都是我们所有人存在的问题。有时候觉得挺无解的。因为人性本身就是如此。这个问题除了隐私安全问题。还请教各位一个问题。你们都在一线做具体实实在在的事情。在你们自己对数据的挖掘以及最后的使用,变现的整个过程中,除了这个问题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可能遇到的难题或者是自己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在整个数据,整个环节当中。
赵展:其实从我们自身企业的感觉来说,在数据利用的全球层里面,从切入和存储,我认为都不是问题。甚至挖掘你量大了,挖掘会有一定的问题。但是最最难的问题,就是数据怎么去跟你的业务结合。其实还是一句话,变现永远是大的课题。我们公司的团队一样,我的团队来自汽车,互联网、金融、保险,很综合的一个团队,真正招很专职的人员是没有的。他天天又要理解用户,又要理解我们的数据,又要理解我们的场景,理解传统产业的痛点,如何把这个东西综合化,我们是非常综合的商业+产品结合的事业群植的方式,小团队快速迭代,然后等产业的付出。其实我认为这是我们作为一个大数据,现在我们觉得还有一个物联网,为什么现在很多物联网公司过得那么苦逼。我觉得早三四年前,还能因为你做的智能迎奸卖一个暴利赚一点金钱近两三年很多巨头进来以后,口号喊得大大的,甚至负利润了,纯做智能硬件的公司生存环境非常差,核心在于怎么样挖尽脑子想怎么样把数据有更多的价值服务。这个课题是整个行业要思考的,我们公司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在这里的。
王军:归根到底,主要还是人才。创业公司最难得就是把人才在一件事情上,现在的诱惑太多,所有人才都觉得自己有机会成为刘强东。如果你要成为刘强东,你要有他的经历。我们Testin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也是跟团队人才有关。如果在座各位,有志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加入Testin也可以,当然加入艾媒也非常好,艾媒和Testin任选一个。
汪洪栋:互联网+出来以后,本身广州互联网人才就缺的,尤其是技术开发或者是数据分析人才。现在搞一个“互联网+”,很多传统企业都需要搞互联网,也开始招互联网人才。这个时候本身就那么一点点人,每年高校出来那么一点人,一下子搞得我们企业的压力很大很大。这个应该是每个企业都存在这个问题。黄总那边,就刚刚的问题,你们在整个过程中,除了有数据不能去变现这个痛苦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比较痛苦的一些问题?
黄展鹏:我们作为一个基础服务,我们更在乎整个互联网底层架构建设,整个架构跟欧美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在做的一件事情为我们服务的客户能延时一毫秒,两毫秒。这个跟运营商内部规划这一个,我们还在突破它的界限再处理。但是能突破的程度还是比较低。
汪洪栋:刚刚各位介绍了自己存在的问题。虽然有一些问题是各位企业担心的。所以我们接下来一个问题我还想再请教一下各位。什么问题大数据都可以解决。我想问一下,从你们自己判断,不一定从自己的企业出发,你们认为大数据有哪些问题是大数据搞不定?没有办法解决的?这个问题我想听各位说说你们的看法。
王军:数据永远像过去的情报,给你情报是你打胜战的可能性。更多是看自己的队伍。你一定要服务本身好,Testin的数据可以帮你减少竞争的风险。了解对手在做什么。你跟投资人说数字的时候,你要小心一点,投资人了解更全面的数据。因为Testin的数据更为其他方面覆盖。数据仅仅是给你提供情报的参考。真正能不能做好,大数据仅仅是相当于医院检验科的报告。创业者也是一样,数据给你什么样的帮助只是一个参考。这是我的见解。
赵展:你提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觉得借着今天的互联网圈子,今天是“互联网+”,我经常跑的是传统产业圈子,保险、汽车,他们经常说的是传统产业+,他们叫传统产业+。什么概念呢?传统产业+互联网,一个是互联网+,我们这两个+,在我的理解就是数据。就是说现在数据有一个很挠头的问题,我们现在落地,我们天天洗脑,这个数据对于你们现在的情报有用,你们在用这个情报。现在属于传统产业不会用情报。现在是数据不用。他认为这个东西挺好的。我很舒服。特别为什么说汽车产业有门槛。苹果早年跟汽车合作,安卓早年跟汽车合作,现在是柏着互联网公司造汽车,这就是两边的矛盾。说到数据的问题上,+的问题上,不管是传统产业还是互联网,对于数据,如果他们都不重视的话,其实他就是没有用,它就是一堆硬盘摆在那里,必须要有人用才有价值,不用没有价值,就是一个佐料。
主持人:这些数据要有应用的场景。黄总。
黄展鹏:因为我上两周比较有幸参与了创维酷开的发布会,这个产品也是传统产业转型互联网我看到传统产业最成功的一个产品。他们加上他们各自系统的开发以及对于内容的包容,是非常漂亮。所以我解的现在的传统产业,缺乏的并不是用户,也不缺乏数据。哪怕难听一点,刚才说到,到死的那一天,他留下来的数据非常值钱,只是怎么用而已。
王军:广州市副市长,他上次去Testin,他说,广百三十年干不过唯品会三年,三年的唯品会,把30年的广百颠覆了。当然,我有一句话说得操一点,哪个传统产业是他真正自己打造的产业?如果是的话他说这一句话还相信,如果不是他能干几天?这个是现有的企业主管当家不作主,民营企业,传统企业,其实他们都非常恐惧变化,寻找机会,然后迎接变化。当然这个就是有一点粗手笨脚,经常栽在坑里。
汪洪栋:刚才讲的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有一点自己的看法。因为我们原来讲互联网,互联网最早从信息开始,现在到服务这个阶段。到了服务这个阶段,不可避免你就会跟传统的一些发生关联。包括O2O,类似于这种互联网+或者是这种。我总体的感觉是这样的,他们只是整个的产业发展过程当中过渡性的一个阶段会出现这样词,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本身来讲,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本身要产生价值和提供服务。这一点不存在线上线下。以后,互联网就是什么?互联网就是基础服务,就是和我们现在用的水、电是一样的。所以到了那个阶段以后,大家可能就不存在什么互联网公司或者是非互联网公司。因为互联网公司不可避免要线下延伸,传统的要借助数据,借助互联网做业务的拓展。大数据其实也是一样的。数据也是一样的。可能今天我们谈大数据,过了两年,也许五年,这个时间就不一定,到了那个时候,大家就不会再去谈大数据的这些概念。因为每个企业本身自己有很多生产的数据。你把这些数据做好沉淀,你把这些数据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然后再来一些跨界的联合或者是合作。这些数据的能量应该是可以发挥出来的。这是我觉得对于我们可能接下来的一个判断。今天我们谈大数据,再过五年肯定没有人再谈大数据了。最后一个环节,请各位从自己实践的实战以及自己看到的,给我们台下在座的,做企业的也好,做软件创业的公司也好,从自身角度说一句话或者是提一句建议。怎么样面临我们现在所说的媒体的忽悠或者是资本的忽悠。对于大数据,因为有很多产生大数据恐慌症,我觉得这个是不正常的。最后简单一点,用一句话给大家提一点建议。
王军:任何一个创业者要念念不忘,必有回想。你找到最强的合作伙伴,有一天你的梦想就有机会成功。如果失败也没有关系,再次创业,只有这样你才有机会进入上升通道。必定强东哥的创业是人家努力出来的。每个人都有机会,数据就在你旁边,如何利用数据,找到最强的合作伙伴,数据提供方,你的使用价值才会最强。
赵展:大数据,就是大家要积极跨界、融合,迎改革。
黄展鹏:数据就在我们大家身边,我们怎么去从各个行业各个纬度去分析整合。整合我们可以去运用分析,这个数据今后是很大的共享平台,各位创业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拿到更多的数据。希望艾媒在这个方面给大家更多的联合体。
汪洪栋:感谢各位的分享。台下如果想跟你们勾搭的,留一点时间给大家勾搭一下。今天对话这个环节就此结束。谢谢大家!